党建工作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党务动态 > 正文
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开展"弘扬抗战精神,立足专业实际,勇担科技强国时代使命"专题组织生活
作者:吴启杭 审稿人:杨雪 发布日期:2025年11月12日 点击数:

近日,新葡的京集团8814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于六教407教室开展“弘扬抗战精神,立足专业实际,勇担科技强国时代使命”专题组织生活。本次会议由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郝紫玲主持,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共计32人参与,通过“影像教学+专题领学+主题沙龙+重温誓词”递进式环节,深化学习教育实效。

会议伊始,全体人员集中观看了电影《731》精选片段。影片中,细菌战铁证、受害者证词与实验台遗迹,将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罪行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真切呈现。历史的沉重感直击人心,党员同志们神情凝重,部分同志眼眶湿润。吴启杭同志在观后讨论中谈到:“这段影像不仅是历史真相的再现,更是抗战精神最残酷的注脚——它告诉我们,和平来之不易,民族独立是无数先辈用血肉铸就的。今天的幸福生活绝不是理所当然的,而是千千万万个‘宁为战死鬼,不作亡国奴’的抗争换来的。”

在专题领学环节,郝紫玲同志以《凝聚精神底色·感悟抗战精神的时代光芒》为题,系统阐释了抗战精神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”的深刻内涵。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”的重要论述,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抗战精神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定力、兴农报国的担当、抵御风险的韧劲的现实意义。“当我们面对实验瓶颈、产业难题时,想想平型关上的冲锋、台儿庄里的坚守,就没有迈不过的坎。”

事迹分享环节,刘一辉与杨喜堤两位同志分别结合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、抗战精神指引当代青年成长,生动诠释了抗战精神在当代青年中的传承实践。刘一辉同志指出“抗战时期,青年用刺刀守卫山河;新时代,我们用科技赋能乡村。虽然战场变了,但‘不怕牺牲、敢于胜利’的精气神一脉相承。”杨喜堤同志结合其从“被迫学习”到“主动投身”的思想转变,分享了科技报国的青春答卷。他坦言,初入大学时因被调剂到动物科学专业而心有不甘,但在数量遗传学与计算机编程的交叉领域找到了兴趣支点。“抗战精神中的‘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’,正是我科研攻关的灯塔。”

最后,组织委员赵瑜柯带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。铿锵誓言在教室回响,与影像中的历史呐喊、分享中的实干担当交织共鸣,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
C7611

会后,入党积极分子马剑峰表示:“这场组织生活既有直击灵魂的历史震撼,又有可学可鉴的榜样示范,更有叩问初心的庄严承诺。作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博士生,我们要像革命先辈守护每寸国土那样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‘肉盘子’‘奶瓶子’,在藏粮于技、兴农报国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抗战新篇章。”